杏彩体育是不是黑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Product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杏彩体育是不是黑平台

电   话:0532-85520520

手   机:15253223456

联系人:麻先生

网   址:www.jxbaiqing.com

地   址:山东省青岛莱西市水集工业园大连路2号(梅花山公园309国道北)


杏彩体育是不是黑平台

洛阳一百年(1901—2000)之107:洛阳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4 00:33:54  来源:杏彩体育是不是黑平台
详细介绍:

  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家一始对私有经济和商品经济都留有余地,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对私有制改造以后,私有经济几乎全部灭绝。

  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由国家经济部门安排建设和管理项目,以部门为主,地方政府支持,就此形成了条块管理的模式。在当时来说,“条条” 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强于“块块”的力量。所谓“条条”,就是中央政府的多个经济部门对所属的建设项目实行“条条”管理,像当时的机械工业部、商业部、石油部等,机械工业部后来又分出多个工业部门。这些部门由国家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分部门、按“条条”安排和管理建设项目, “条条”的力量对后来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条条”这一体制一直到80年代初期还有很强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才有所松动和改变,在改革开放10多年以后,地方政府的力量才逐步显示出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的财力非常有限,许多地方企业、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赖于“条条”的力量,像洛阳当时兴建的一些厂矿,如冷冻厂、制冷机械厂、机车工厂等,都是“条条”力量的结果。

  “一五”期间和“二五”初期,洛阳兴建的十大厂矿是洛阳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当时这些大规模的公司都是由国家投资,列入国家的五年发展计划, 因而成为国营企业(即国家所有、国家经营)。那时的国营企业与今天的国有企业在所有权结构和经营关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按照当时的理念,国家消灭私有制,对解放初期的一些工商公司进行公私合营,都改造成国营企业。刚开始是股份制企业,由国家来经营,后来实行赎买政策,都变成了国营企业。国营企业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由国家投资管理,生产经营列入国家计划,企业由国家的有关部门,如机械工业部等,来直接管理; 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投资管理的企业,俗称地方国营企业。

  洛阳在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的企业,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国营企业,而在50年代末期以后,特别在60年代和70年代,洛阳市又建立了很多地方国营企业,比较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有十几个厂矿,如轮胎厂、化巴厂、六冻厂等。冷冻厂就是后来的洛阳肉联厂,“春都集团”的前身。

  在洛阳冷冻厂建立之前,洛阳没有冷冻厂,也没有冷库。那时候洛阳城市很小,只有几万人,市民吃肉主要是即杀即宰即卖的方式,生产条件十分简陋,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一口大锅、一根架杆、一口水井、几间工棚”。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一五”时期,洛阳被定为重点建设城市, 人口持续不断的增加,到1957年底,城市人口加上郊区人口已达到45万,在当时来说属于一个比较大的城市,所以要有比较先进的肉食屠宰厂和冷库。因此,洛阳市商业局向省商业厅和国家商业部上报要兴建屠宰厂,屠宰猪牛羊。经国家商业部批准,1958年5月冷冻厂动工。原计划一期工程建成六千吨的冷库和日宰五百头的屠宰厂,但冷库建成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屠宰厂停工,到1964年才把洛南生猪屠宰厂迁到冷冻厂,1966年又把东关的宰牛厂并入冷冻厂。这样一来,到1966年底,冷冻厂具有了日宰五百头生猪和冷冻储存六千吨的能力。当时的屠宰格外的简单,设备工具也都非常简陋。

  随着洛阳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洛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居民所需面粉以及商业网点对面粉的需求日益增加。1959年2月,洛阳开始兴建面粉厂,面粉厂的设备主要是从上海面粉厂拆迁而来,厂址在金谷园火车站的后面,过去称为“道北”,后来改称为春都路,和春都集团相连。面粉厂于1960年10月投产。

  1958年10月,洛阳市委决定建立轮胎厂,为此建成了一座生产各种规格轮胎一百万套的橡胶厂(现在纱厂南路六一二航空大楼就是橡胶厂的原址,2005年橡胶厂搬迁以后,才兴建了航天航空大楼)。另外还建立了一座生产各类风动工具的厂子,还将已经批准的由印刷厂筹建的机制纸厂、由制盒厂筹建的造纸厂合并,定名为“洛阳造纸厂”。洛阳造纸厂在安乐村靠近洛河旁边,由于造纸厂属高污染项目,20世纪90年代后被废弃。

  1958年12月,郑州铁路局洛阳铁路机车配件厂成立,1975年改为铁道部洛阳机车工厂,就是后来的机车工厂,负责承担全国机车的大修工作。

  上述的几个工厂都紧邻市区,用现在的观点看,工厂应该建在离市区远一点的地方。但在城市发展的初期,工厂建在城区和紧邻城区有利于增加城市的氛围。

  1965年4月,洛阳市修建了河南省第一座合成氨氮肥厂。几千年来, 农业绝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主要是靠农家肥,或者是牲畜骡马粪便来给庄稼施肥,因此,农业的产量都非常低,小麦亩产不过一两白斤。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子没有经过改良,再加上没有肥料,亩产都很低,最好的也不超过两三百斤。1965年在偃师县修建的化肥厂,是河南省第一座年产2500吨的化肥厂,当时农民都把产出的化肥叫“肥田粉”。到1979年,洛阳又建成了6个小型氮肥厂、1个中型氮肥厂和2个磷肥厂,80年代又建了3家磷肥厂,到1990年,全市共有7 个氮肥厂。化肥厂的兴建大幅度的提升了农业的产量。

  1969年,洛阳兴建了制冷机械厂,洛阳制冷机械厂在金谷园车站的南边,当时归商业部直接管理。在八九十年代,全国冰箱、冷建设需求加大,制冷机械厂曾经遇到过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冷库建设,还是冰箱需求,都有很大的市场。比较遗憾的是,制冷机械厂当时虽然有技术条件,也有商业部的资金支持,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抓住机遇。 后来制冷厂和美国一个公司有所合作,然而,由于制冷厂体制方面存在不足,也没有创出名牌,合作没有成功。

  在日用化工方,1969年6月,河南省投资250万,在关林兴建了一座年产5000吨的合成洗涤剂厂,生产“明花”牌洗衣粉。1970年7月,洛阳市合成洗涤剂厂成品车间试车成功。这个厂后来曾经成为洛阳很有名的“明花集团”,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后明花集团破产。

  洛阳的石油化学工业企业从1958年开始组建,由洛阳市手工业局组织分散在全市从事化工产品生产的手工业者成立了生产合作社。全市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发展了日用化工、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等几十个品种。到1965年,有石油化学工业企业13家:1966年到1976年,新增石油化学工业企业33个:到1976 年,全市石油化学工业企业达到46家。

  洛阳的石油炼制开始于1975年,1984年1月,河南炼油厂改名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洛阳炼油厂”。1984年10月建成投产。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了洛阳炼油厂按年加工原油500万吨规模恢复建设,要求到1986年形成原油300万吨的加工规模。洛阳炼油厂并入中国石化后,较长一段时间成为洛阳顶级规模的企业。

  洛阳的黄金企业在全国也比较有影响。1969年,省地质队在洛阳洛宁、 嵩县、栾川等地发现金矿。1976年初,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亲笔来信,鼓励洛阳黄金生产。嵩县率先建起了祁雨沟金矿,这是洛阳第一座工业化黄金矿山;1979年,栾川县开始筹建生产规模为日采选矿石50吨的第一座地方国营金矿--康山金矿;1985年,嵩县群众集资建成集体矿山--张良碑金矿。从1981年到1990年,洛阳先后建成了八家黄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064万元;黄金产量则从1969年的0.384千克,提高到1990年的720 千克,即从12两提升到23060两。黄金工业作为洛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在洛阳豫西山区中,特别是栾川一带,钼矿资源十分丰富。洛阳的钼业生产从1960年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土法生产到现代生产,由单一品种到多个深加工品种。1988年,在原河南省栾川钼矿和栾川县钼业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洛阳栾川钼业公司。到1990年底,有乡镇及民营钼业企业139家。2000年之前,由于钼业生产技术水平有限,特别是对钼矿的用途认识有限,钼业生产长期处在一种低水平发展状态。2001年以后,钼业生产成为洛阳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1960年以后,洛阳建成了单晶硅厂、手表厂、建材厂、5111厂等二十多个中小型企业。1971年,中国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在洛阳玻璃厂诞生。

  到1990年底,洛阳共有水泥企业9家,其中市属3家,县属6家。这些水泥企业的发展对洛阳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洛阳9 家水泥公司制作的水泥产品达到8个品种,年产104万吨。

  首创点餐式龙门讲解,喜马拉雅历史/人文优秀主播,龙门石窟精讲,曾用名:带您游大洛阳的小景点